振叶以寻根,观澜而索源。教育的时代性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,时代在变化,社会在发展,而有的教育却因为忽视时代性而疏离了官兵、失去了魅力,当然就很难触动心灵、引发共鸣,更不可能奏响“强音”。
请关注今日出版的《解放军报》的详细报道——

探“心”之旅
——火箭军推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创新的调查与思考(上)
■本报特约记者 李永飞杨永刚 通讯员 张延合
读不懂时代的乐章,如何f ] 6 f t ]奏响教育的“强音”
一路调研采访,几多检视反思,听到官兵说得最多的是:“一些思想教育方法缺乏时代性……”
此言听来,熟悉而陌生。熟悉,是因为几乎人人都在讲;陌生,是因为很少有人讲出“所以然”。
一位营教导员感慨地说:“我当指导员时* N – N C b J u,就有战士提议让我用‘弹幕’,让人人都参与教育,我还批评他标新立异、不务正业。去年火箭军组织政治教员比武* F a z,‘弹幕效应’赢得满堂喝彩,我才恍然大悟,面对新时代,战士都上了岸,自己还在河中间摸石头。”
给思想教育“挑刺”,某旅士官小张也有话要说:“教育一个接一个,内容换汤不换药!”连队开展战斗精神教育,他把几年前的政治教育笔记本翻出来对照,发现不少内容都是“新瓶装老酒”,个别事例他从新兵一直听到现在。
振叶以寻根,观澜而索源。教育的时代性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,时代在变化,社会在发展,而有的教育却因为忽视时代性而疏离了官兵、失去了魅力,当然就很难触动心灵、引发共鸣,更不可能奏响“强音”。

火箭军某部通过讲好身边人故事增强教育实效性。朱 伟摄
“教育者一定要有好眼力,才能看得见问题、看得清路径、看得准方向。”这是记者一路调研采访最大的感受。